查看原文
其他

我所见过的美国有钱人

X博士 2023-10-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lpha101x的人类观察 Author Beta007

本文转载自豆瓣作者@Beta007的同名文章

已获得原作者转载授权。

最近友友在看《白莲花度假村》,一个劲的惊叹说,这个剧真的太好了!我看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剧怎么这么好,除了剧本写的精巧,种种关于有钱人的生活细节实在是细致入微。我简直怀疑导演怀特在跟富人们打交道的时候,是不是一边憋笑一边拿个小本本在边上记笔记。至少在我不多的,和美国有钱人打交道的经验中,简直是踩得准准的。

这篇不是吐槽向也不是炫富向。就是“我真的见过世面” 小组风格的一篇见闻录。愿意往下看的,那当看个开心,不要上价值。


 赚多少钱才算是有钱人?

咱们先给美国有钱人下个定义吧,根据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2020 的研究,在美国,如果要达到TOP 1% ,需要年收入达到 $823,763, 如果要达到TOP 0.01%, 年收入则需要达到$3,212,486,----- 这还是年收入,要算净值的话,估计要38个M以上。我以前接触到的大部分富人,大概是在1% -0.1% 这个区间里。

这个区间富人很有意思的点在于,他们有钱又不至于有钱到完全对金钱无感的程度,他们能充分的体验到金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光环。所以他们最热衷于各种明里暗里彰显自己财富和品味,对于自己“有钱/成功” 这个标签的看中,多过去其他任何自己在从事的事业。

离婚以前,我们住在南加州某非常传统的白人富人海滨N市。N市和好莱坞那边由文艺圈名人有钱人构建出来的白左富人圈气氛非常不同:偏R Party, 重视商业,以创业为荣,不大热衷标榜自己的文化品味,炫富风格就是非常直给的“Look!I am Rich and Successful”。


 有钱人真的很难伺候 

N市周末的早上,最流行的活动是溜车。

有时候是车行组织的跑车聚会,有时候就是几个朋友自己约在一起的去跑跑车。一般路线也很固定,就是沿着N市的海岸线跑一圈(旁的城市是不敢去的),然后去周围的5星级酒店或是高级餐厅吃brunch。

来来去去的brunch spot也就是那么几个,首先得有个宽敞安全的停车场,或是他们信任的代客停车小弟;然后得有能满足他们种种要求的菜单和服务员。

还记得《白》第一季中,富二代的妈妈怎么点咖啡的吗?“我要一杯拿铁 --- 但是不要foam(泡沫)” 。我看的时候,笑到差点一口水喷在屏幕上,真的太形象了。不对,依我看,还可以再矫情点,加一句“ 牛奶要用杏仁奶哦”!

美国餐厅里,按例客人一坐下,就会给倒一杯冰水客气一下。前夫的朋友,某亚美尼亚地产圈富二代小哥,就连这个冰水也要嘱咐几句 :“我要一杯冰水,里面放两角柠檬 --- 麻烦去掉柠檬籽,谢谢。”

然后到了点菜环节,小哥觉得每道菜都兴味了了,好不容易决定要点个大虾,但是服务员说有两种酱汁,他小哥又决定不了要哪种酱汁 --- 解决方案是,安排了虾的一半用红酱,一半用青酱......而上菜了之后,他觉得不好吃,又找来服务员让厨房把菜给退了。重做了一份他常吃的菜。

所以我想为啥有钱人老是要在五星级酒店和高级餐厅里打转呢?苍蝇馆子再好吃,他们也是不去的 --- 毕竟除了服务惯了有钱人的服务员,谁能受得了他们这么多要求呢?早一个白眼翻到天上去了。

高级餐厅为了服务好有钱人,餐单也是面面俱到:  有无麸质的选择,有无牛奶制品的选择,有只吃蛋奶素的选择,有吃只全素的选择,有低卡的选择,有无豆制品的选择......在此基础之上,要什么餐牌上没有的,他们也是尽力满足。比如为了正在实行生酮饮食法的客人把蘸莎莎酱的炸玉米脆片换成黄瓜片之类的。

去一个有钱人的聚会,你会发现10个人里大概能找到8个麸质过敏的,7个不吃红肉的,6个乳糖不耐受的,5个以上全中的......

男友Charile 的姐姐,一位名利双收的成功牙医。她曾经是个大吃货,甚至拥有yelp elite 徽章。在大学毕业,逐渐开始一会儿全素,一会儿地中海,一会儿只吃鸡肉蛋白......突然对全世界过敏了起来。Charile 开玩笑说,啊,我说呢,她肯定知道自己以后会变成有钱人。从大学毕业那会儿就开始做准备了 --- 毕竟有钱人就是对啥都过敏。

不仅仅在吃饭上,生活的方方面面上都难伺候。我不久前在自己现在住的城市银行,碰到了以前N市的银行客户经理,我说你怎么不在N市了啊?那边大客户不是更多吗?她说,哎,有钱人太难伺候了,动不动就抱怨。我是做不下去......

有钱人的“难伺候”,是因为他们都有着“entitled”的心理,觉得自己得到任何东西都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如果没有得到自己要求的东西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对别人提要求和抱怨的时候都特别理直气壮。


 有钱人为什么要炫富? 

N市有不少自己市里的local的居民范围内知道的本土名流。他们公司也没上市,身家拿到财富榜上也排不上名。有钱,TOP 0.1% 以上,但有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媒体报道的地方。有钱人也不是什么都不缺,“注意力” 永远是稀缺的,所以他们也会开社交媒体,简单直接的炫富来攫取注意力,不为了赚流量也不为了变现。纯粹是因为锦衣夜行太可惜了

所以就会有一群看上去很奇怪的ins炫富账号,没有加V,没有露脸,只有豪车,豪宅和各种华丽的聚会和度假日常。对于普通人来讲,这样的炫富没啥意义吧,也出不了名不是?但其实人家是炫给自己圈层里的人看的。

在N市,去参加一些富人云集的社交场合的话,就能见到这些账号本人。你周围总会有人窃窃私语的说“那边那个就是那个谁谁谁啊”。然后你可以过去给他打个招呼,表达一下敬慕之情,然后他会跟你握个手,寒暄两句,“平易近人”的跟你讨论一下爱车和最近的球赛......如此这般的,巩固自己在圈层内的影响力。

基本来讲,他们的目标炫富的对象也得是TOP 1% 的人群。如果比1% 再低的话,他们会觉得跟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避之而不及。穷人让他们害怕,没有安全感。


 美国有钱人 

 爱听什么好话? 

总的来讲,这个人群里面,亚裔在社交媒体上炫富的时候,更低调怕事,不愿意露脸和露入私人信息 --- 以至于我一看到只炫富不露脸的账号,就猜到90%是亚裔;但是白人就比较放的开了,会在社交媒体上把自己的生活当明星网红一样的晒。甚至是特别愿意晒自己的太太和孩子们。我觉得这大概跟美国的基督教传统有关。重视家庭的观念,在保守派富人圈里格外盛行。有钱人也愿意标榜自己是个“family man” ,不管外面有多少莺莺燕燕,总是要在表面上有个美满的家庭。钻石王老五的人设并不是主流,要有妻有娃,家庭美满,才是更高级更有社交价值的配置。

在社交场合如果碰到有钱人一家出动,最好的社交话术不是去称赞他的手表服饰,名车豪宅,而是说“Woo, what a beautiful family! ”  --- 相信我,这是他们听到最会喜笑颜开的恭维。

这也不是纯粹的恭维,他们多半真的有个“beautiful family” 。英语里有个词叫“trophy wife", 奖杯老婆。意思就是老婆 = 奖杯,可以带在身边,作为自己成功的象征昭告天下。一般都是性感动人的肉弹美人。保守派富人虽然嘴上不说,但还是喜欢金发碧眼的白人菇凉,以至于这边的捞女非常大的比例都是东欧的贫穷漂亮女孩。多到什么程度?我在高级宴会化妆间里补妆,旁边几个偶然碰上的女宾,寒暄两句之后,突然发现大家都会说俄语,然后就老乡见老乡,热络的聊了起来......

这样的美女哪里找?很好找,N市好几家餐厅酒吧就是出了名的Gold Digger (捞女)聚集地,或者法拉利劳斯莱斯车行的前台们,通常都十分美艳,也是可以约约看的。

我见过最夸张的,某次名车聚会结束时,名车们依次从停车场的出口离场,一辆敞篷跑车开到出口处,里面的男人对着旁边看热闹的人群里,两个正在兴奋拍照的年轻女孩,很随意的说,你们俩要上车吗?两个漂亮姑娘,顿时受宠若惊,迟疑了大概2秒不到,互看了一眼,马上说!Yeah!Sure!然后马上开心不已的挤上了车,跟着男人绝尘而去。整个过程大概不到20秒,男人甚至都没有特地减速停留......这两个女孩,就像是《白莲花度假村》第二季中的Lucia 和 Mia的1:1 复刻版一样,同样的性感年轻,看上去不谙世事,实际上游刃有余的利用自己的美貌在富人圈里攫取资源。


 有钱人也喜欢 

 “Girl Power” 

美人可以在富人圈里获得很多白吃白喝,贵重礼物,easy cash。但是要更进一步,真的成为正牌太太,可就不是这么个路子了。除了漂亮,还得要有聪明加持。前文那个阿美尼亚裔地产届富二代,流连风月场所到40岁,决定要成家立业了,一眼挑中的太太,是同样的阿美尼亚人。在俄罗斯长大,会说英文,俄文,阿拉伯文,高中就满欧洲参加辩论比赛,拿到奖学金,来美国读法律系,即将拿到博士学位。人比模特还美,据说由于宗教信仰,还不能有婚前x行为......

是不是很像《白》第一季里,那个小白兔一样的豪门新媳妇?另外一个刚刚卖掉公司套现的IT 精英,他的太太也是美丽知性的俄裔,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是正牌的儿童心理咨询师,很少参与这些社交活动,对自己的事业更上心 ---- 有点像《白》第二季里的女律师富太太Harper。现在Girl Power的大语境下,也有很多豪门太太是和丈夫一起创业,要么也喜欢做个小生意,标榜自己是“XX founder” ,或者本身就是网红。

临近圣诞假期时候的社交聚会都是家庭向的,这种时候能见到有钱人们都会带着太太或者孩子一起出席。这种时候,我会有机会和这些太太们有一些交流,总的感觉就是,这些女性,本身都非常有料,绝不是花瓶。女生之间聊天气氛友好,当然会互相恭维一些当天的装扮,但是问她们专业相关的问题,她们也会认真的回答,我经常觉得还蛮有收获的。

反观男性聊天那边,完全不是这个路子:我前夫和他几个朋友热火朝天的聊了半天,然后我在旁边的感叹是  --- 太神奇了!这几个人看上去是在聊天,但是仔细一听,每个人都在talk about themselves, 完全没在care其他人说什么


 有钱人的同侪压力 

说起前夫和他那些有钱“朋友”,你会发现这些人的打扮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周末的时候,都会穿一件休闲的短袖或薄衬衣,一般上面有自己拥有的爱车的logo ---方便昭告天下自己是法拉利owner啥的。戴着克罗心的墨镜,手上是名贵手表(30岁左右的话,劳力士和AP是最不会出错的),另一只手上是钻石手链(宝格丽,卡地亚都行)。脖子上也会带个狗牌啥的(不会浪费任何一个可以炫富的机会)。 买车的话,也是拼不了顶级的,至少也要拼个新款跑车,常换常新去Car Meet才不会被人笑话 --- 当然必须不能是低配版的,怎么也得贴个上万刀的carbon fiber。喝酒的话,威士忌是最popular的,红酒太老气(也太需要背景知识装X)。

度假的话,当然是要四季酒店或是Rosewood。我哪懂这些个道道,度假的时候,订了我觉得已经很高级的丽兹。结果估计前夫po在圈里被人揶揄了,弄得前夫从出发就气鼓鼓,数落我为啥不订四季。我说,嗯......四季价格要翻倍哦。前夫才悻悻的作罢。但是到了酒店,还是不爽,从check in就开始问东问西,问房间的楼层位置,一定要确保我们拿到的是同级别中最好的房间......所以我看《白》第一季里富二代嫌弃房间的样子,简直是我前夫上身,笑翻。

比我前夫的社交圈再高级很多的更富有的有钱人之间的同侪压力也是一样的。N市迈凯伦和兰博车行的大老板是个越南籍的顶级名医,因为当医生赚的太多,就和朋友一起买下了这个车行。连他也凡尔赛的抱怨说,自从买下车行,交了很多玩车的朋友之后,在朋友的怂恿下,已经花了几百万刀买车,实在是花的太多了

某次,迈凯伦为了本地推出了10辆独一无二的订制款跑车。名医就和他的几个其他越南富豪朋友一人认领了一辆。到发布会的时候,各位富豪带着她们的太太一起来领车。太太们也一字排开在老公的车前疯狂摆pose拍照。旁边一位油管博主一边录像,一边跟自己的粉丝分享,“啊,太奇怪了!我正在这拍车呢,突然来了好多个五颜六色的中年女人跑到前面开始拍照了 --- 她们看起来就像是越南美发店的老板娘,但是每个人都有鳄鱼皮铂金包!”。笑的我差点憋出眼泪。


 很多人其实 

没有看起来有钱 

因为有钱人间的同侪比拼压力巨大,每个人都在花尽心思让自己比自己实际上要更有钱。比如跑车,大部分人都不真的拥有这些车,而是lease,如果你跟车行建立起了信用,放几万美金首付,每个月月供几千, 就能租出一台超过50万美金的车。虽然买假表并不是主流(毕竟被周围人看出来很丢脸),但大家也都有自己相熟的名表中介,可以以比品牌店更低的价格购买名表。豪华的度假酒店,多半是用公司的商务信用卡积分订的。

再比如说房子,离婚后我们需要把N市的大宅卖掉。购买者是一个号称是INC 5000成功创业者。在ins上有超过25万粉丝,未婚妻更是粉丝过百万的货真价实网红美女。他们在INS上晒的生活,就是今天去意大利庄园度假一个月,明天去参加什么名流的私人party......反正就是浮华的很。但是购房的时候,竟然只付得起10%左右的首付,以现在美国的高利率,意味着他每个月需要支付几万美金的房贷,差点批不到贷款 --- 当然最后不知道找了什么门路,还是拿到贷款买下了房子。导致我现在看他和他未婚妻浮华的INS内容都不香了 --- 背后的负债率不知道有多高。但是人家美国人就是有这个心理素质,顶着高负债继续高消费,说不定吹着吹着就混熟了圈子,混到了投资,卖掉了没价值的公司,真的一辈子就在上流社会混过去了

他们用的房地产中介也是一绝,我因为要去付一个协商好的费用,想着寄过去太麻烦,我就在N市附近,就打算直接送到他N市的办公室去。结果到了他email落款的N市办公司地址,竟然是个UPS的代收信箱!我不敢相信的整个商业广场转了三圈,实在找不到所谓的“N市奢华地产公司”的办公室,才打电话过去确认到的确只是个信箱而已。

哎,我当时震惊的头要摇成拨浪鼓了。美国人这个fake it until make it的文化何止是在硅谷而已,任何善于混上流社会的,都是这个行为模式。半真半假,梦幻泡影


 The Meritocracy Trap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了。见闻录也写的差不多了。关于有钱人,我觉得美国社会这些年的态度也是有微妙的变化的。

由于“美国梦” --- Meritocracy(任人唯才)的社会传统深入人心。以前美国人是不仇富的,对于有钱人,更多的敬佩。比如以前的好莱坞电影里,坏人一般是政客,而代表着科技和创新的新富们多半是又天才有正义的正面形象(钢铁侠)。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剧把他们安排成了反面角色,比如《利刃出鞘2》,比如《白莲花度假村》,不合时宜的钢铁侠给安排死了,而蝙蝠侠每一部都得靠拼命卖惨来博好。

最有意思的是,这些反面角色不仅坏,而且蠢。彻底打翻了Meritocracy的传统认知。可见,大家也觉得,社会阶层日渐固化,可能这些人有钱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投机,运气好,有门路或是其他什么原因。研究心理和IQ测试的教授Cecil R Reynolds在采访中也提到,各种IQ测试和之后的跟踪调查显示,IQ和财富水平没有太大的关系。他说,“因为高智商的人并不一定对财富感兴趣。”

所以“有钱的douchebags” 确实不少见,大家对有钱人平等相处就好,不要觉得有钱人就带着光环 --- 如果你觉得对方没什么过人之处,可能不是他深藏不露,而是他的确就没什么过人之处

另一方面,在我和他们的交往中,我觉得他们是有一些成功经验让他们达到了目前的水平。但是财富和贫穷一样,是非常容易“异化”人的。所以纳米尔和山姆奥特曼都对年轻人给出了一样的建议:当你突然赚到很多钱之后,不要急着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保持相对简单的生活,才能让自己轻装前进。当你开始混上流圈子,在意的就是富人间的同侪压力,是财富本身,而不是其他什么了不起的事业了。世界上有很多的有钱人,但是成就了不起的事业的人,却始终稀缺。

---- 当然,更多的就是,既不够有钱又不够有才, 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啦。 




设计/视觉  Elain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